为应对老龄化社会认知症照护人才紧缺的挑战,提升护理学院教师的国际视野与教学能力。2025年7月12日至13日,在超现代大健康产业学院的支持下,上海立达学院护理学院选派尹欢欢、顾诗逸教师赴杭州参加由日本日中高龄者福祉协会、中国认知症护理学会主办,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、东海日吉(北京)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“中日老年人认知症照护技术高级培训班”,学习日本先进的认知症照护理念与技术
培训聚焦全球认知症照护标杆——日本的核心经验,汲取日本30年照护体系精髓。日中高龄者福祉协会会长东海林万结美博士系统解析了以“自立支援”为根基的日式照护伦理模式,强调尊重患者自主性、延缓功能衰退的核心理念。日本资深护理专家小川利久(从业35年)通过大量实操案例,生动演示了早中期患者认知障碍症状(BPSD精神行为症状、ADL生活能力) 的精细化干预技巧,其首创的认知症小组之家(Group Home)单元化照护模式为中国机构改造提供了全新思路。
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杨晔琴教授、浙江医院护理部主任刘彩霞等中方专家,聚焦本土化实践难题。藤崎守弘专家剖析了认知症患者“谵妄症状管理”与“约束替代方案”,提出安全照护与尊严维护的平衡策略。何桂娟教授主导的《个性化照护计划书制定》工作坊,为参训教师提供了可落地的教学工具。肖艳彦院长分享的“认知症专区环境适老化改造”案例,直击国内机构空间设计痛点。
通过“理论-实操-案例”三维培训,深度掌握核心技能,实现理论实践双轨赋能教学。内容包括三方面,第一,精准评估工具应用:国际通用认知症分级量表与行为症状评估法。第二,全程照护技术:从早中期BPSD干预到晚期安宁疗护的完整路径。第三,压力管理机制:照护者职业支持体系构建(含非专业家属指导)。在小川利久专家的生活能力训练工作坊中,教师亲身体验日本“自立支援”实操方法;藤崎守弘的约束案例研讨则引发对伦理决策的深度思辨。
为期两天的密集学习圆满结束。带着对认知症照护国际前沿理念与实用技术的深刻理解,以及中日专家分享的宝贵经验,我校参训教师深感收获良多。此次培训不仅增强教师对早中晚期认知症患者照护要点的理解,更为未来在课程中融入更科学、更人性化的认知症照护教学内容提供了丰富素材和清晰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