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产教融合,助力护理专业学子对接行业实践、提升职业素养,2025年10月25日,上海立达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牵头组织护理学子参与“银发领航——医养结合护理骨干主任实训营”活动。本次实训营联合国融乐养健康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等行业优质资源,聚焦真实护理场景与老年照护核心技能,不仅为学子搭建了“理论 + 实操”的学习平台,更推动院校人才培养与大健康产业需求深度衔接,为培育医养融合领域复合型人才注入实践动能。
1.行业专家倾囊相授,解码医养融合实践与前景
实训营特邀医养领域资深专家坐镇授课,从产业实践、行业趋势、专业发展、就业衔接四大维度,为学子带来前沿且实用的知识分享,助力其构建对医养行业的立体认知。

锦欣国松(上海)健康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海霞以“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的实践路径”为核心,摒弃纯理论讲解,以上海国松康养照护中心的真实运营为样本,将“医养协同”拆解为可落地的实操细节。从老年人慢病管理的全流程衔接,到医疗服务与日常照护的无缝配合,再到失能老人康复护理的标准化操作,每一个案例均源自一线经验,让学子直观感受到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如何打破壁垒、高效融合,深刻理解医养结合“以养为主、医养互补”的核心逻辑。

上海建桥学院健康管理系副主任常振则聚焦 “康养产业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”,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严峻趋势、国家政策支持方向及市场需求变化,系统梳理康养行业的规模扩张路径与细分领域机遇。他指出,当前银发经济规模持续扩大,2035 年预计突破 30 万亿元,老年照护、康复护理、智慧康养等领域人才缺口显著,尤其是兼具专业技能与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人才,将成为行业未来竞争的核心力量,为护理学子明确了职业发展与学习规划的方向。

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健康与社会关怀学院石蕾围绕 “护理专业就学与职业发展链路” 展开分享,既为学子解析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、学习重点与升学方向,也结合康养行业岗位需求,详解从临床护士、专科护士到护理管理岗位的晋升路径。她强调,现代护理人才需从 “单一照护者” 向 “综合服务者” 转变,既要夯实基础护理技能,也要提升沟通共情、健康管理等复合能力,为学子搭建起 “就学 — 实习 — 就业 — 发展” 的清晰成长框架。

国融乐养健康科技(上海)有限公司商务总监郭念志则从企业用人视角,聚焦 “产教融合下的实习就业解决方案”。他介绍了国融乐养与院校共建的实习基地资源、定制化实习岗位设置,以及 “实习考核 — 技能认证 — 就业推荐” 的一体化机制,并提出通过校企共定实习大纲、企业导师驻校指导等方式,破解 “实习与就业脱节” 痛点,让学子提前熟悉岗位需求、积累行业经验,为未来顺利步入职场筑牢基础。
2.实景实训学用结合,夯实老年照护核心能力

除专家授课外,实训营还围绕 “基础护理、老年护理、就业场景解析” 三大核心模块开展实景教学,让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提升实操能力,深化对护理岗位的认知。

在基础护理培训环节,导师团队以 “理论讲解 + 现场演示 + 分组实操” 的模式,复刻老年照护日常流程,覆盖生命体征监测、失能老人清洁照护、协助进食饮水等核心技能,尤其针对半自理老人的翻身、体位转移等难点操作,通过手把手指导、纠错调整,帮助学子掌握标准化动作要领,夯实专业基础。
老年护理专项培训则聚焦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,从慢病(高血压、糖尿病等)日常照护要点,到跌倒、噎食、压疮等高危风险的预防与应急处理,再到老年人心理关怀与情绪疏导技巧,全方位提升学子应对老年照护场景的专业能力,让其理解 “老年照护不仅是技术服务,更是人文关怀” 的深层内涵。
就业场景解析环节,国融乐养团队带领学子参观上海国松康养照护中心,实地了解护理院的岗位分工、服务流程与运营模式,并邀请机构管理者分享招聘需求与职业晋升路径。从临床护理岗到健康管理岗,从一线护理员到护理主管,清晰的职业发展图谱让学子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规划。
3.产教协同育人才,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

作为上海立达学院大健康产业学院推动 “校企合作、工学结合” 的重要实践,本次 “银发领航” 实训营不仅为护理学子搭建了对接行业前沿的桥梁,更彰显了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、培育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。未来,大健康产业学院将持续深化与国融乐养等行业企业的合作,围绕医养融合、智慧康养等领域,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拓展实训实习资源,助力更多护理学子成长为兼具专业技能、人文素养与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,为我国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。